开市预想:结合创业板、科创板,看北交所的机遇和挑战
发布时间:2021-11-10
来源: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诸海滨
  复牌科创板和创业板历史,如何看北交所开盘?通过复盘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我们发现两个板块开市后一段时间后先后经历了2年或以上的震荡调整期,其中创业板指数于开板消化3年后指数才进入上升阶段。我们认为出现这一情况或与开市初期市场热度较高导致新股估值较高有关。较长的调整期为高估值消化期:一方面是等待新股募投项目达产带来盈利上升的估值主动消化。另一方面则是高估值的被动消化过程。结合两个板块的历史经验及通过将北交所自身特点和与创业板/科创板情况对比,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区别,我们认为北交所估值消化所需时间或较创业板/科创板会缩短。   特点一:北交所公司上市前已有交易价格为,成为发行定价的参考锚。北交所公司上市条件中要求其必须得是在新三板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公司,由于其在上市之前已经在新三板基础层或创新层层有过交易,相对市场化的前期价格会作为其公开发行的定价参考锚,且公司上市的预期会在其创新层停牌前部分兑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市后股价的波动,从而缩短后续估值消化的时间。   特点二:新三板挂牌期间多有募资行为,北交所上市后业绩增长节奏较其他板块上市公司更快。截至10月27日精选层67家挂牌公司中有29家公司自2018年开始在新三板有通过定增融资,29家企业平均融资6491万元。考虑到一般募投项目两年的建设周期,加上北交所上市时的公开募股投向新项目,募投项目可以使其更早在北交所实现业绩的兑现,更快完成估值消化,这一经验在精选层过过去一年已验证。   特点三:北交所较短的限售锁定期和较大自由流通盘,让市场双方比较理性不易出现估值过高情形。北交所上市公司只对控股股东及持股10%以上的股东的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大大短于创业板和科创板的36个月的锁定期。另外前期部分公司在挂牌期间已经进行过定增或股东减持,其本身已经具备一定的流通股份,北交所上市公开募股会进一步加大公司流通股的比例。对比2021以来新上市公司限售股份占比,精选层公司平均限售股份占比69%,而科创板和创业板限售股份占比分别为80%和76%。北交所企业上市后流通股比例较科创板和创业板更高。总体而言,北交所企业具备更短的锁定期和相对更大的初始流通盘,两者叠加之下,大股东解禁压力对市场冲击更小,更容易加快公司的估值消化速度。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修正
4008303630